以“百千萬工程”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面向新征程,脫貧地區脫貧群眾要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機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孟凡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
◎楊文超(廣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生)
◎本文責編/李育蒙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提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明確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既是新征程上我們黨全力以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莊嚴承諾,更是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所在。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廣東省委決定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著力解決縣鎮村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更是明確要求,按照優勢塑造工程、結構調整工程、動力增強工程、價值實現工程抓緊抓實。
積極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實施好“百千萬工程”,省委明確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這也要求立足于脫貧地區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分類引導發展。
打造全產業鏈。依托第一產業發展,以拓展二三產業為重點,延伸產業鏈條,開發脫貧地區自身特色化、多樣化產品,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的附加值,促進農業多環節增效,增加脫貧地區就業渠道與收入。具體來說,要利用信息技術打造供應鏈。面向市場需求,促進脫貧地區生產和終端消費有機結合、多方協同運作。要以加工流通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產業產品加工,鼓勵脫貧地區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清潔化、智能化加工廠,改造、提升鄉村脫貧地區特色鄉土產品影響力。要豐富業態提高價值鏈增收效能。通過提升品質價值,推進品種和技術創新,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品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品相,以品質與品相贏得市場、實現增值,通過提升人文價值,賦予鄉土特色產品文化內涵。
加強現代鄉村產業聚集。匯聚鄉村資源、集中各方力量,建設帶有自身特色、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增強對脫貧地區的輻射帶動力和縣域發展的支撐力,提高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要依托脫貧地區資源等比較優勢,積極建設“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要引導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向脫貧地區特色優勢區聚集,積極建設優勢特色鄉村產業集群。特別是要引導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脫貧地區合作,培育品種品質優良、規模體量大、合作程度較深的區域性優勢特色現代鄉村產業集群;要加強產業與市場對接,引導脫貧地區產業與產地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大型特產超市、電商平臺等對接,形成產業集聚,突出集群成鏈,讓脫貧地區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充分發揮縣域經濟對脫貧群眾就業的拉動作用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提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要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這就要求充分發揮縣域經濟對脫貧群眾就業的拉動作用。
以專業化產業分工奠定縣域就業基礎。結合縣域內本地特色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依據各縣各鎮各村的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分工,推進實施“一縣一業”強縣富民工程,發展具有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優勢的特色主導產業,并做大做強產業,推動縣域富民產業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脫貧群眾就業崗位增加與收入提升。
培育完善市場條件,加強產業與就業的良性互動。要建設現代縣域產業和科技示范園區,打造區域性專業市場,發展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依托縣域產業鏈延伸開發與完善新市場,從而提高產業的質量與效益,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形成產業發展與就業增長的良性互動,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改善就業結構,給脫貧群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以產業體系拓展實現就業崗位增加。各縣域在選定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后,通過發展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推動實現產業體系拓展與產業規模擴大,進而促進就業規模拓寬,拉動脫貧群眾就業。
采取積極就業創業服務政策。圍繞富民產業實施積極就業創業政策,大力支持就業創業服務與縣域富民產業發展相結合,鼓勵脫貧群眾就業創業,促進就業創業服務與縣域富民產業相互交融、相互發展。
以扶志扶智增強脫貧群眾內生動力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更加注重扶志扶智。在實施“百千萬工程”中,省委明確提出要實施“萬千農民素質提升行動”。這說明,要通過扶志扶智,提升脫貧地區脫貧群眾自我發展積極性和自我發展能力。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增強脫貧地區與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是自下而上的,要讓脫貧群眾意識到自我發展的重要性。要通過規范村干部監督管理和鄉村干部服務考核制度,加強對村干部治理與服務職能的落實;要通過把村干部推選及調整與干部績效有機結合,探索建立村干部動態調整的聘任機制;要通過改善干部激勵制度,全面建立與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提高村干部調動脫貧群眾自我發展的積極性。
加強縣鎮村三級協同聯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加強縣鎮村三級協同聯動作用,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落地細則。要通過落實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走村、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村干部經常入戶走訪制度,通過扶志調動脫貧群眾投身縣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將外部防貧與內部脫貧有機結合,通過自身“造血”鞏固“輸血”成果;要通過加強黨組織領導,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壓實縣級責任,推動鄉鎮擴權賦能,夯實村級權能基礎。
充分凝聚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力量的參與。要通過引導社會資本、社會組織等伸出“溫柔之手”,建立完善的社會防返貧體系,塑造良好社會幫扶氛圍;通過推進實施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發揮青年人才凝聚力,打造一支鄉村發展“智囊團”;要通過積極爭取省級財政支持,實施以“萬千農民素質提升行動”為主題的培育計劃,擴大脫貧地區培訓覆蓋面,提高脫貧地區與脫貧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面向新征程,脫貧地區脫貧群眾要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機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部署盡快落地落實,以此增強脫貧地區與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本文系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23年度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的路徑研究”(GD23XZZC16)的研究成果]
網編:盧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