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5周年廣東經濟發展關鍵詞
◎《南方》雜志記者/李夢醒 整理
◎本文責編/張蓓蕾
被譽為“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2023年展會規模再創新高。 南方日報/供圖
“三天一層樓”
1982年,18歲的陸建新懷揣著“要是能參與中國第一高樓建設,將是何等有幸”的夢想,毫不猶豫地擠上了南下的綠皮火車。
中建鋼構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陸建新是北上廣深多座地標建筑的建造者,所參建工程總高度達到3600米,被譽為“中國摩天大樓第一人”。
1982年,陸建新前往深圳負責國貿大廈的工程測量工作?!拔夷X子里把深圳想象得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當我走出深圳羅湖火車站的那一刻,看著低矮的樓房、簡陋的工地、泥濘的道路,這跟其他地方好像沒什么兩樣?!标懡ㄐ抡f。但他看到一幅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種他此前從未接受過的理念,讓他在此后的工程建設中更有干勁。
深圳國貿大廈是陸建新參與建設的第一個超高層項目。國貿大廈7層以下采用傳統翻模施工,10天建一層。為加快進度,決定采用滑模施工技術,但在國內并無先例的情況下,三次試驗都失敗了?!拔覀兺ㄏ_旦研究,終于找出原因,第四次一舉成功,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眹Q大廈“三天一層樓”的速度激勵了千千萬萬的來深建設者們,成為改革開放初期以時不我待精神奮力拼搏的一個時代縮影。
此后,陸建新還參與了深圳第二座超高層鋼結構大樓地王大廈的建設。地王大廈384米高的主樓鋼結構,施工僅用379天就完成,最快時施工速度達到兩天半一個結構層,再一次刷新了“深圳速度”。
“孔雀東南飛”
“來了就是深圳人”。從2017年開始,每年的11月1日,深圳都會隆重慶祝一個重要的節日—“深圳人才日”。
以立法形式在全國首設深圳人才日到設立人才榮譽和獎勵制度;在寸土寸金的深圳灣畔建成全國首個人才主題公園到打造人才星光柱、人才雕塑群、人才功勛墻等永久性人才激勵陣地……深圳用各種方式表達著一座城市對人才的敬意與尊重。
改革開放初期,在全國率先實行“勞動合同制”,打破“鐵飯碗”;率先改革勞動分配制度,實行結構工資制;率先采取公開招考、公開招聘方式,面向全國選拔干部、廣攬人才。五湖四海的人才匯聚,形成了“孔雀東南飛”的盛景,使得深圳實現由一座落后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
進入新世紀,深圳進一步打破人才引進身份、地域、部門、所有制等局限,推動取消人事計劃單列制度等“六大取消”,進一步拓寬企業用人空間。
近年來,深圳持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縱深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
深圳一直領風氣之先,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人才工作注入強大活力,為城市的發展不斷提供動力與底氣。
“中國第一展”
展覽總面積擴至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參展企業28533家,被譽為“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2023年規模再創新高。前兩期共計15.72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上屆同期增長53.6%。2023年10月,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超預期呈現,表明中國依然是“鏈”接全球市場中心節點。
1957年4月25日,第一屆廣交會在中蘇友好大廈開幕。展會為期1個月,13個國營外貿公司展示1萬余種商品,吸引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23名采購商與會,帶動成交1754萬美元。這一年,春秋兩季廣交會成果高出預期,出口成交總額約8700萬美元,占全國創收現匯總額的20%。1978年,第44屆廣交會拓展參展內容,首次開展補償貿易、來料加工、來料裝備等新業務,吸引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21081名采購商參會。
改革開放以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增長迅速,1994年春交會突破100億美元,2003年秋交會突破200億美元;2005年春交會起,每屆超過300億美元。中國外貿總額也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1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4.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外貿駛入發展快車道。廣交會迎來全面發展黃金期。這一時期,超過20%的參展企業在廣交會上的成交額占年度出口的50%以上。企業在廣交會上結識全球客戶,進一步帶動大量訂單成交、投資合作與技術交流。
2007年,第101屆廣交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一字之差,預示著廣交會的使命從助力國內企業“走出去”,升級為推動中國產業鏈融入全球化發展。2007年,廣交會全年成交額738億美元,到會客商數量創歷史新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交會通過舉辦產品設計系列活動、創辦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舉辦高端會議論壇等,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功能,發展成為“以貿易成交為核心,兼具結識客戶、行業交流、貿易對接、設計引領、新品展示、品牌推廣”的多功能綜合貿易平臺。
網編:盧益飛